我在河南一所一本高校做老師,三級教授已經20多年了,有七、八篇核心論文,獲得過兩項科技進步獎(排名第二、第三)。在一般人的眼里,我已經功成名就,沒有什么值得追求的了。的確,從世俗的角度,作為教師,我擔任過二級學院的一把手,學科帶頭人,該有的都有了。但是,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,總是有遺憾。當年,讀完碩士我就留校了,帶學生,拿課題,做科研,一干就是二十年。由于我們學校沒有博士點,學歷提升的事情就一直沒有放現在心上。中間也有幾次機會讀博士,包括08年以后,我們很多同事去東南亞讀水博,領導也動員我去水一個,護照都辦好了,但最后因為種種原因不了了之。
等再次有想法的時候,已經到了奔五的年齡。但是,人生就是那么奇妙,遇到北京驍唐長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后,讀博的齒輪就此神奇啟動。
看到網上介紹說北京驍唐長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,是一家專門從事高端非學歷教育的培訓機構,我是將信將疑的,因為網上的騙子太多了,我身邊就有一位老師被培訓機構騙過。當時她一心想早點拿到博士學位,最后聽從了中介的忽悠,選擇了馬來西亞一所高校,交給培訓機構20多萬,過了一年才知道那家機構壓根就沒有把學費交給馬來西亞的大學,而是自己挪用了,最后爆雷跑路。
我查了百度、小紅書、知乎,北京驍唐長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倒是沒有什么負面新聞,也沒有與學員打過官司,口碑還不錯,但是我還是不放心。通過騰訊會議面試的時候,我直言不諱說出了自己的疑慮““你們怎么保證培訓效果?”驍唐的面試官蘇博士很實在,他表示培訓機構只負責培訓,無法做到保過。其實他如果說100%保過,我反而覺得是騙子,就此拉黑微信。你想啊,博士是我們國家學歷的最高層次,如果花錢就能搞定一個博士學位,那博士學位還有含金量嗎?
網絡面試后,我覺得北京驍唐長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還算靠譜,至少比我之前了解的那些動不動說花幾十萬保錄取、保畢業的靠譜多了。不過,我先生仍舊很擔心,怕我上當受騙,讓我去培訓機構實地去看看,是不是皮包公司?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。我看小紅書上很多培訓機構交費前吹的天花亂墜,一旦交費后立馬變臉了,而且費用只進不出,退費極其困難。當然,當我踏進公司的那一刻,北京驍唐長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就以它的真誠、實在、低調打消了我的疑慮。學院路高端大氣的辦公環境讓人覺得放心,招生王老師的平和謙遜讓人覺得踏實,尤其是面試官蘇老師的親切、隨和,有一說一讓我覺得心安。也許這就是氣場吻合吧。
其實溝通的過程中,當聽到王老師介紹說拿到博士學位,除了要有核心論文與省部級獎項外,還要參加10多門學位課考試,我開始打怵了。搞科研、拿獎項我不怕,問題是我去與剛剛畢業的應屆學生同場競技,去比拼考試能力,我能行嗎?北京驍唐長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蘇老師看出了我的疑慮:“讀博士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毅力,只要你有決心,一樣能達到終點,別人用2年,你用3年,別人用3年,你用4年,只是周期拉長一點就是了。”這話說到了我心坎上。是的,我沒有年輕人那么記憶力好,那么手快,但是我有恒心,有韌勁啊。再說,通過我讀博的行動也可以影響我的小兒子,有什么比言傳身教更有說服力呢。媽媽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,還去拼搏,還去讀博士。他剛剛初二,有什么理由躺平天天玩游戲呢?
從此,我正式開始了讀博的思想長征。
我們的同班同學中有編輯部的主任,有高校的副教授,有國企的辦公室主任,當然更多的來自民營企業的同學。大家來自五湖四海,行業各異,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屬性,就是愛學習。我們與博導學習、與教授學習,同學們之間相互學習。我們在游學中學習,我們去過珠三角、長三角,東北老工業基地,去領略不同地域的文化,感受企業生產一線的不易,我們搞論壇、辦講座,開年會。作為60后,我結交了一幫80后的同學,心態都年輕了,兒子夸我“媽媽,你越來越年輕了”,這應該就是學習的魅力吧。
坦率的說,平時上課、帶孩子,搞科研已經挺累的了,現在還要增加每月一次北京、鄭州之間往返,來回旅途奔波,就更累了。但是很快我就被知識海洋所環抱。瓦爾拉斯一般均衡、IS-LM模型,擬合優度、異方差性...如何寫讀博研究計劃,如何構思論文框架等撲面而來,我被宏觀經濟學專家的高度、微觀經濟學教授的廣度,產業經濟學博導的神度,計量經濟學老師的睿智徹底折服。
印象最深刻是張教授對稅收財政政策的趨勢判斷,當時他就談到國家一定會對房地產進行松綁,還有他的風趣幽默,旁征博引;受益最大的是李教授對產業經濟的高屋建瓴,他說的那句至理名言“根據格蘭諾維特的弱關系理論,熟人之間是做不成生意的,而同學卻可以”我至今還記得。講課最生動的是魏教授,他對休閑經濟、對人間煙火的把握,從宏觀到微觀,從產業到趨勢,真的再也沒有一個教授能把旅游管理課程講得如此生動。最有才華的是王教授,這位曾經橫跨大學校長、地方官員,官至副部級的博導上課從來沒有講稿,也沒有PPT,但是授課內容全是信手拈來,邏輯自成體系,而且全程沒有廢話、空話、套話,真的可以比肩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,至今我還保留王教授的授課視頻,聽他的課真的是一種享受。
不知不覺中,3篇核心論文、1項省部級獎項,9門學位課考試都被我征服,15萬字的博士論文也在與博導半年多的討論與修改中順利通過預答辯、盲審。當最后7個評委,有6個同意我博士論文通過的時候,我的眼睛濕潤了,我給遠方的兒子打電話,告訴他我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,即將成為一名經濟學博士的時候,感覺一切的付出感覺都是值得的。也就在那一刻,真正理解了北京驍唐長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蘇博士常說的那句話“讀博是一場修行”!
我可以,你應該也可以!